中建西部建设成功浇筑成都地铁5号线首根水下砼桩

2015-11-02 11:04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浏览次数 0 评论

原标题: 中建西部建设成功浇筑成都地铁5号线首根水下砼桩

作   者: 杜长森

(杜长森通讯员 许汉平 孙文杰 刘宇) 10月30日 21:28,中建西部建设西南公司华阳站对成都市重点工程—地铁5号线第八标段首根C35水下混凝土的顺利浇筑,取得了成都市重点工程办公室和该工程建设、监理、总承包等四方的现场见证。这四方技术专家认定所浇筑的水下混凝土,其“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等技术指标均满足各项质量性能规范要求”,从而为浇筑后续近千根同类桩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技术保障和成功范例”。

 

考虑到长49公里北起新都香城大道、南至天府新区回龙路的成都地铁5号线沿线地下水位相当高的水文地质条件,上述四方要求各施工生产企业在地铁5号线地下结构防水必须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其中,C35水下混凝土桩基的施工需要采取旋挖灌注桩的方式,并对混凝土浇筑防水性能及和易性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仅混凝土的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必须达到辩证统一的制衡协调,保证各项技术性能参数皆处于适宜和上乘的区间。比如:混凝土坍落度严控在200至220毫米,混凝土扩展度至少达到550毫米。

 

该公司及华阳站技术人员为确保首根C35 水下桩基混凝土成功浇筑,特地做了三次专题研讨和论证并达成了共识。大家认为这项高技术含量的水下混凝土桩基施工的关键点,就在于高地下水位前提下包括成孔底部难以预控可变因素和技术难点集中的水下混凝土施工,就在于能否在与项目部沟通协同无缝对接的同时,着力通过加快旋挖进度,特别是深化提升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得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在90分钟内几近为零,进而通过旋挖机上导管将C35混凝土连续注入成孔底部,以匀速把地下水顶(挤)出地面,有效地避免土质被地下水浸泡过久所导致地塌方。在此过程中,必须连续浇筑不得中断、或因坍落度过大过小导致的离析等弊端、或混凝土中的石料粒径过大而堵住导管。

 

为了切实提升C35水下桩基混凝土工作性能,该站在80天前就通过70多组试验试配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并经过项目部和质量总监的签字确认。该配合比主要技术思路是:适宜增掺拉法基水泥和成都最优质的一级粉煤灰等胶凝材料以及保坍性高效减水剂。而在砂石选材上,该站舍近求远地从距成都180公里的汶川等地引进连续级配的碎石和细度模数为2.8的中砂。具体施工中,该站四名质检员对每车C35水下桩基混凝土予以了认真地现场取样检测,确认其质量优良后才组织浇筑。

0 条评论
请先登陆后再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