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器柔情关爱留守儿童 徐工“童伴之家”正式落户四川

浏览次数 0 评论

原标题: 重器柔情关爱留守儿童 徐工“童伴之家”正式落户四川

作   者: 砼友服务

“童伴之家”是徐工集团“For Better Life”全球精准公益项目中的“蓝梦童行”项目之一,也是徐工牵手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中国公益研究院、共青团四川省委共同启动的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童伴计划”项目。徐工计划投入600万元,3年内在当地探索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刘一帆表示,“首期将在四川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挑选7-10个试点村,并选取徐工部分事业部、分子公司与项目试点村结对,进行‘1+1’关爱,首期能够惠及40-50个村的2000-3000名留守儿童及40-50名乡村教师,未来还会推广至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西部数省。”

“‘童伴计划’作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有效途径,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少有企业参与。此时,得到徐工这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型企业参与支持,我们对项目前景更有信心,感谢徐工!”揭牌仪式上,赵龙部长被徐工特有的“大爱大任”豪情所感染,道出了这一声诚挚的感谢。

“徐工童伴之家” 让留守儿童有了一个新“家”

徐工“蓝梦童行”项目以村为单位创建“童伴之家”,专为孩子们配置了电脑、书籍、光盘视频、乒乓球台等设施,提供音乐、美术、体育、手工等兴趣情操关爱条件,开展心灵关爱、生活关爱、学习关爱和能力关爱辅导;也将聘请专业老师给14至17岁适龄留守儿童进行种植、农业、机械、驾驶技能等专业技能培训。徐工将为这些孩子提供到企业参观体验的机会,到员工家庭去感受家庭温暖。今年及未来,徐工还会为孩子们提供假期实践和岗位培训的机会,也将联合经销商等资源,为适龄留守儿童就近提供就业机会。


此外,每一个“童伴之家”都有一位“童伴妈妈”,她们都是当地优秀的专职乡村教师,对徐工“童伴之家”进行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各类关爱活动,为有特殊需求的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关爱服务及协调支持。徐工将通过扶贫基金会逐月向“童伴妈妈”发放岗位补贴,同时,徐工也将通过北师大、省青协等平台为乡村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每两年还将组织一次“蓝梦·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优秀教师将获得徐工提供的奖励,让这些淳朴的教师在乡村也能有一份可靠保障,让他们的爱与梦想在青山绿水间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揭牌仪式后,10名徐工志愿者和现场80名留守儿童代表参加了“徐工童伴之家”主题拓展活动,爱的问候、运气大比拼、树与松鼠……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活动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7名“童伴妈妈”代表也在大讲堂中了解到更多徐工和“蓝梦童行”的信息,倍受鼓舞的她们表示一定会认真履行服务关爱的职责,把“童伴之家”变成孩子们的大家。

下午,活力十足的徐工志愿者带着留守儿童打起了乒乓球,还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将“童伴之家”装点的更加美丽温馨。在童伴之家中,志愿者和孩子拼车模、做游戏,孩子们也用稚嫩的笔划写下他们感受到的徐工。一时间,关切的话语和稚嫩的童音交织在一起,驱走了留守的孤单。暮色四合,忙碌一天的徐工志愿者们又走进了留守儿童家里,在用心和孩子们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情况的同时,希望带给他们最需要的关爱和陪伴,直到很晚才离开。


不忘初心 为“童行”护航

6102.55万!这个能够直追英国人口总和的数字,仅仅是2010年根据第6次人口普查样本数据推算出的中国留守儿童人数。作为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一道巨大伤痕,现实中上演的一幕幕因留守儿童问题而产生的事故悲剧无不敲打着社会的神经:留守儿童面临着怎样的生存现状? 破解困局需要采取怎样的“招数”?面对这道难题,徐工集团作为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用“蓝梦童行”这样的重器柔情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未来的蓝天。

“我们村条件有限,孩子们没有固定的学习、娱乐场所,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看管,缺乏心灵关爱和学习辅导,留守儿童问题占据了我们管理工作的大部分精力,恰巧‘童伴计划’能为孩子们带来真正的福利,大家都对这个项目十分期待。” 正如仪式现场高楼镇党委副书记官正军说的那样,四川省作为外出务工大省,留守儿童数量高达254万,占全国11.34%,问题尤为突出。为此,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童伴计划”应运而生,该计划覆盖四川7个市10个县100个村,预计直接受益3.5万人。徐工在了解“童伴计划”的第一时间,就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定向策划、启动实施了徐工“蓝梦童行”公益项目。

“城市化进程加快、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早已不是新闻,但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深层次问题却长期不被关注。外出务工的父母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或由爷爷奶奶抚养,或托付给亲戚朋友,甚至是无人监护。前期调研时,我们随处可见独自在水塘、农田、马路上游荡玩耍的留守儿童,作为‘事实孤儿’的他们常被遗忘在关爱的角落里。”谈及留守儿童,刚刚做了父亲的刘一帆忍不住神色黯然。但在说到蓝梦童行项目时,他又非常兴奋:“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倡导发起的‘蓝梦童行’项目,就是力求探索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爱的模式方法,使扶贫从‘输血式’向精准‘造血式’转变,并力争将这一项目打造成国家精准扶贫标杆项目!”。

据悉,徐工“蓝梦童行”项目受到了四川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四川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四川省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登菊亲自主持项目工作,中国扶贫基金会、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四川团省委及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四家机构也将共同参与“蓝梦通行”项目实施。同时,该项目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徐工、团省委、北师大、各大媒体共同搭建实施监测体系,并由村级、乡级、县级领导、扶贫基金会和青协志愿者共同搭建执行监管体系,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量化对乡村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评定,建立多级审核的项目反馈流程,确保精准落地。

重器柔情 守护未来希望

在清凉村的童伴之家里,有一面许愿墙,上面密密麻麻的小纸条承载着孩子们一个个甜美的梦。当徐工志愿者们来到这面许愿墙前,看着孩子们稚嫩的笔迹和朴实的心愿,眼眶全部湿润了……

“我想让奶奶的身体早点康复!”

原来,许下这个心愿的是一名9岁的小女孩。她因为爸爸在2年前因犯罪被判刑,妈妈也离家出走,如今就剩下她和奶奶相依为命。

“你想不想和小伙伴一起看书、做游戏?”

“想……可是,我怕……”

“怕什么呀?”

“我没有爸爸妈妈,我怕大家都不理我……”

“别怕,徐工的童伴之家就是你的家,你就可以到那里去,童伴妈妈可以陪着你学习、看书、做游戏好不好?”

“好!”

“留守儿童更需要精神关怀,童伴之家让孩子们有了归属感,也拉近了大人与小孩间的距离。童伴之家的建立非常有价值,村里人听说这个项目,都非常兴奋,在活动期间会积极把孩子送过来玩耍,评价起童伴之家,大家都说‘要得’!”童伴妈妈张碧秀谈及在“童伴之家”工作的经历不无感触地道。

在志愿者们关爱走访过程中,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其实他们只想有个温暖的家,而童伴妈妈和童伴之家成为了她心灵的依赖,在这里,她可以找到快乐、找到温暖、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未来,相信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徐工“蓝梦童行”项目将在山村落地生根,让留守儿童能有一片温暖希望的蓝天,让外出务工的父母能够更加安心放心,让城市和乡村更加和谐共生,让爱成为千山绿水间最动听的语言。

聚爱前行 将爱“N次方”传递

“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2015年 10月16日举行的国家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举措。然而变革转型的时代,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作为工程机械行业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先行者,徐工集团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担当好国家战略落地责任,徐工正式启动了“For Better Life” 全球精准公益项目,以精准定位、精准识别、精准关爱、精准管理为公益原则,锁定抗震救灾、扶贫济困、教育助学、行业发展、绿色环保五大公益领域,力求更为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体系化地在全球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今年1月21日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公益节上,徐工集团副总经理韩冰、总经理助理徐筱慧、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王行最共同启动的徐工“蓝色梦想”专项公益基金,就是徐工实施全球精准公益项目的重要举措。“蓝色梦想”是徐工紧密携手全价值链合作伙伴、系统整合海内外公益资源、规范公益运作模式下搭建的全新创新性公益事业平台,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正是其精准锁定的项目之一,这也是“蓝梦童行”项目诞生的由来。除此之外,徐工还将策划开展希望小学“微心愿”、“非洲水窖”、“全球奖学金”、“全球好机手培训”、绿色创意大赛等12项全球公益项目,充分彰显出“徐工,让世界更美好”的公益品牌内涵。

“徐工集团一直倡导的勇担大任的精神与我们‘播善减贫,成就他人,让善更有力量’的使命不谋而合,蓝梦基金所做的一切,正是对徐工集团公益核心价值主张的完美诠释,此次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将会使社会公益活动的价值得以最大化。”作为徐工“蓝梦基金”的共同发起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王行最先生对徐工“蓝色梦想”公益行动充满期待。

确实,从抗日硝烟中诞生那一刻起,徐工的发展就始终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紧紧维系在一起:集结价值3亿多元的800多台设备奔赴救灾一线、出动并调派救援人员700余人参与国内外重大灾情救援工作、为灾区捐款3500多万元、“一日捐”活动十四年累计为社会贫困人群捐款1046万元、捐赠衣物16.58万件、在全国捐建了10所希望小学、2015年免费培训1323名全球机手……疾风知劲草,砥砺见器魂,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身具“大器情怀”的徐工集团多年来在公益领域的坚持和担当。

正如不久前,徐工荣获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的“2015年度扶贫明星”奖时,副会长王绍高先生给出的获奖理由说的那样:“在开启中国公益国际化的进程中,徐工始终不忘初心,带动每一位员工和全价值链业务伙伴积极投身全球社会公益事业,长期将可持续理念渗透进各项公益活动中,代表中国企业将爱传递到世界各地……”

0 条评论
请先登陆后再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